耒耜是什么意思 怎么读
耒耜拼音为lěi sì,它是古代一种耕地用的农具,即原始的犁。也用作农具的统称。
耒耜的形状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
耒耜的发明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耒耜发明的历史意义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随着耕播农业的出现,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在部落迁徒和拓展过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术很快传播到黄河和长江广大流域,并逐步形成北方以种植旱粮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就是这把拙朴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于是,炎帝部落成为炎帝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农炎帝,则是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
耒耜图片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耒耜”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青春作伴好还乡里面的青春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寒窑赋全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