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翻译逐字逐句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是学生们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全文的教材课文,所以,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也需要学生能够及时的解决。但是,文言文的学习之中存在很多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相关知识,如果这部分基础掌握不扎实,对于学生深入理解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于是,学好网专门针对寡人之于国也为大家整理出了逐字逐句的翻译,供广大学生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作者:孟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身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如何样呢?”
惠王说:“不能够。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假如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便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能够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能够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状况了(数:几)。认努力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了解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太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其他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觉得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所以,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好了,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翻译逐字逐句这个问题学好网迷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还有更多疑问,可以点击右下角咨询哦!我品尝到了学习生活的快乐,快乐味道的甘甜的,是幸福的,是属于我自己的……
- ·上一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 ·下一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