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山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从中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线或北道,从今天的敦煌经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塔什干,比较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第二条为中线成中道,从敦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和喀什,然后翻过天山经过浩罕,到达撤马尔罕: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面,经过若羌、且末、于阖、和田、莎车到达喀什,然后与中道会合,到达马尔罕。当然,撒马尔罕不是终点,继续往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由谁开辟?我们现在不知道具体的开辟者,只能说是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发现一个古墓葬,考古证实墓主人是商王王后妇好。墓里出土的玉器经鉴定用料是和田青玉,这说明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从新疆昆仑山北面到河南的道路了。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丝绸之路”。他提出,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就夺在着这样一条从中国古都经过中亚到达马尔罕的贸易路线。这条路上主要的商品是丝绸。
?????? 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并不是中国。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城,李希霍芬据此认为丝绸之路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但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经济贸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当时,汉武帝了解到有一个种族叫月氏,原来在今天的祁连山一带,后来被匈奴打败被迫迁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于是派张骞为特使,想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攻,将匈奴彻底打败。等到张骞回来,汉朝已经打败匈奴。之后,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宣扬汉朝的强大和富裕,号召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
?????? 出发时,张骞带了大批礼品,淮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君主,其中比较主要的是丝绸。一方面,当时西城各国没有丝绸,“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长途运输,只有像丝绸这样本身价值高、分量轻,又经得起长期储存的物品才比较合适。这次通西域后,汉或帝每年都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并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 所以,丝绸一开始不是作为一种正常贸易品出现的。不过,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并且丝绸流通到波斯、罗马那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黃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路上。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进行丝绸贸易呢?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加上古代黄河流域的粮食足够自给,对外没有什么需求,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只接受别国的朝贡,并且簿来厚往,重加賞賜,以显示天朝的气派。现在挖出来的那些沉船,里面那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但船主都为外国人。此外,中国历来对边疆地区控制严密,不许老百姓出去,海上也动不动实行海禁。所以,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而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摘编自解放日报,根据葛剑雄复旦演讲整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丝绸之路上经商的主要是古代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因为他们那里没有丝绸,丝绸又价值高、分量轻、耐储存。
B.丝绸之路上的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道路,都是以敦煌为起点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而中线和南线还有重合的路程。
C.“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这种命名与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相吻合,名副其实。
D.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道路系统,撒马尔罕也不是它的终点,还需要由此往西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疆盛产和田玉,而在河南安阳安葬的商王王后妇好的墓里出土了用和田青玉做成的玉器,这说明从新疆到河南的道路至少在商朝就己存在。
B.公元前2世纪张骞就通西域,但其出行不是为了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作者据此不赞同丝绸之路开始于张骞通西域这一观点。
C.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并不是中国,这只是因为中国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对外也没有什么需求,从而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
D.现在挖出来的外国人的沉船里有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这可以证明中国为显示天朝的气派,在交往中施予丰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是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丝绸一开始出现的身份是汉王朝赏赐给西域各国的礼品,而不是一种正常的贸易品。
B.丝绸之路比较初运输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但在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就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C.古代黄河流域产粮充足,加之统治者器量狭小,对边疆控制严密,禁止老百姓越境外出,这使得历史上的中国很难从丝绸之路中获利。
D.我们现在建设的一带一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同,旨在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玻璃
贾平凹
??????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杄。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釆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亼,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暈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 哔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比较恰当的两项是 ??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从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感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张纶宇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 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 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趺①,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②,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富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
?????? 居淮南六年,累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注]①?(dá):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②捍海堰:唐准南节度判官李承主持所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部卒纵酒掠居民 | 部:统率 |
B.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 | 会:会同 |
C.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 | 负:拖欠 |
D.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 直:通“值”,价钱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官助其器用 |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B.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C.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 |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
D.旁锢巨石为十哒,以泄横流 |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B.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C.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D.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纶富有才略。在任右班殿直时,四川王均作乱,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平定了叛乱。
B.张纶治边有方。在任辰州知州时,溪峒彭氏蛮族入侵,张纶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并派遺官员与之会盟,在边境上刻石为证
C.张纶施政利民,深受百姓爱戴。他曾多次上表请修“捍海堰”,代理泰州知州后,终于修成,使当地百姓受益,百姓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
D.张纶为人宽厚,富有同情心。在江、淮时,路上见运漕粮的士兵冻饿死的很多,他愤叹“有司之过”,并拿出俸禄买来棉衣,发给那些无法生存的人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四、诗歌阅读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范边高冢卧麒膦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入手,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子中的“且看“是只管的意思,“莫厌”是不推辞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尽情行乐的意愿。
D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使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2)本诗尾联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默写
5.(6分)情景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出梦境中天色由明亮骤然转黑的句子是: ?? , ?? 。
(2)杜甫《旅夜书怀》中运用比喻写出诗人漂泊无依、孤寂悲凉的句子是: ?? ,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 。
六、语言运用
6.(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②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③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④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⑤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活动也比比皆是。
⑥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7.(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和城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中的闲置资金支持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从使用的人数来看,汉语和英语都是世界上人口使用比较多的语言:从文化角度来看,汉语与英语的互译,又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三国演义》富于创造性的章回结构既能使各回独立成篇,又能联合若干回构成一个情节单元,并勾连全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D.开会时,他正襟危坐地坐在主席台上,表情严肃;中午吃饭时,他则与职工们坐在一起,又说又笑,态度很和气,显得非常平易近人。
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
B.《中国足球发展总体方案》这一50条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力度之大、提法之新、“干货“之多,令体育界振奋鼓舞。?????????????
C.清华大学日前成立统计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力争在理论统计、应用统计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D.文化消费的增长,不仅能够带来文化产品生产的,更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和效益的。
9.(3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陶庵梦忆序》中“鹿鸣宴”指唐代会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明清时,于会试放榜次日,宴请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举人,称鹿鸣宴。?????????????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仕”则指官员退休。?????????????
D.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崩”指帝王之死。
10.(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伯仲叔季是中国古代兄弟长幼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比较小的。“伯仲”可引中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或比喻不相上下。有“难分伯仲”之说。?????????????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记》)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长江在安微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又称江右。?????????????
D.“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比较低的士这一级。
11.(3分)下列各句,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
12.(3分)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拙作《老子补正》箭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B.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
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图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泰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13.(6分)下面是某市共享单车使用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 ?? 。
七、作文
14.(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 春节前夕,一个名为《啥是佩奇》的微视频占据网络平台。该短片讲述一位身居山村的爷爷打电话问孙子想要什么春节礼物,因信号不好只听到“佩奇”二字,于是爷爷开始寻找孙子口中的“佩奇”,查字典、满村询问、刷猪、电焊。…引发了一系列好笑又温情的故事,比较终从在城里做保姆的邻居那里弄懂佩奇是什么,并用乡下的鼓风机亲自为孙子做了一只粉红色的佩奇。短片引起社会广泛议论,有人认为,我们要感恩那些我们需要什么就能给我们什么的人;有人认为短片反映的是城乡差别;也有人认为短片反映了变革时代的代际差别。
?????? 对此,你有哪些思考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立意。
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从中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线或北道,从今天的敦煌经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塔什干,比较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第二条为中线成中道,从敦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和喀什,然后翻过天山经过浩罕,到达撤马尔罕: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面,经过若羌、且末、于阖、和田、莎车到达喀什,然后与中道会合,到达马尔罕。当然,撒马尔罕不是终点,继续往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由谁开辟?我们现在不知道具体的开辟者,只能说是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发现一个古墓葬,考古证实墓主人是商王王后妇好。墓里出土的玉器经鉴定用料是和田青玉,这说明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从新疆昆仑山北面到河南的道路了。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丝绸之路”。他提出,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就夺在着这样一条从中国古都经过中亚到达马尔罕的贸易路线。这条路上主要的商品是丝绸。
?????? 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并不是中国。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城,李希霍芬据此认为丝绸之路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但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经济贸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当时,汉武帝了解到有一个种族叫月氏,原来在今天的祁连山一带,后来被匈奴打败被迫迁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于是派张骞为特使,想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攻,将匈奴彻底打败。等到张骞回来,汉朝已经打败匈奴。之后,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宣扬汉朝的强大和富裕,号召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
?????? 出发时,张骞带了大批礼品,淮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君主,其中比较主要的是丝绸。一方面,当时西城各国没有丝绸,“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长途运输,只有像丝绸这样本身价值高、分量轻,又经得起长期储存的物品才比较合适。这次通西域后,汉或帝每年都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并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 所以,丝绸一开始不是作为一种正常贸易品出现的。不过,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并且丝绸流通到波斯、罗马那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黃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路上。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进行丝绸贸易呢?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加上古代黄河流域的粮食足够自给,对外没有什么需求,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只接受别国的朝贡,并且簿来厚往,重加賞賜,以显示天朝的气派。现在挖出来的那些沉船,里面那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但船主都为外国人。此外,中国历来对边疆地区控制严密,不许老百姓出去,海上也动不动实行海禁。所以,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而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摘编自解放日报,根据葛剑雄复旦演讲整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过去丝绸之路上经商的主要是古代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因为他们那里没有丝绸,丝绸又价值高、分量轻、耐储存。
B.丝绸之路上的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道路,都是以敦煌为起点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而中线和南线还有重合的路程。
C.“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这种命名与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相吻合,名副其实。
D.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道路系统,撒马尔罕也不是它的终点,还需要由此往西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新疆盛产和田玉,而在河南安阳安葬的商王王后妇好的墓里出土了用和田青玉做成的玉器,这说明从新疆到河南的道路至少在商朝就己存在。
B.公元前2世纪张骞就通西域,但其出行不是为了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作者据此不赞同丝绸之路开始于张骞通西域这一观点。
C.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并不是中国,这只是因为中国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对外也没有什么需求,从而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
D.现在挖出来的外国人的沉船里有很多货物是从中国运出去的,这可以证明中国为显示天朝的气派,在交往中施予丰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丝绸之路是早期人类共同开辟的,丝绸一开始出现的身份是汉王朝赏赐给西域各国的礼品,而不是一种正常的贸易品。
B.丝绸之路比较初运输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但在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就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
C.古代黄河流域产粮充足,加之统治者器量狭小,对边疆控制严密,禁止老百姓越境外出,这使得历史上的中国很难从丝绸之路中获利。
D.我们现在建设的一带一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同,旨在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解答】(1)A.张冠李戴。从第三段可知,“那里没有丝绸,丝绸又价值高、分量轻、耐储存”是张骞出使西域带丝绸的原因,而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商人经商是因为经营丝绸有利可图。
(2)C.以偏概全。从第五段可知,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中国历来对边疆地区控制严密,不许老百姓出去,海上也动不动实行海禁”的原因。
(3)C.“统治者器量狭小”不符合文意,从文中第五段可知,是为了“以显示天朝的气派”。
答案:
(1)A
(2)C
(3)C
【点评】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玻璃
贾平凹
??????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杄。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釆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亼,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暈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 哔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比较恰当的两项是 CE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从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感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比较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文本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
【解答】(1)A.见于文章第1段,由“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等,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可知,“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没有依据。B.见于文章第6段,由“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 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可知,“我”“也有打官司的经验”于文无依据。D.见于文章第34段,由“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可知,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可以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但“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在文中并没有依据。
(2)首先,这篇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进行叙述,那么“我”就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第一人称视角使小说内容更加真实可信,容易使读者有亲身参与之感。其次,“我”不 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我”发现了德巴街酒店玻璃墙上贴的告示,从而想到了王有福可能会获得更多赔偿;“我”提议让王有福把酒店告上 法庭以获得更多赔偿,而后导致了王有福出人意料的话语和行为得以呈现。“我”的行为举止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再次,“我”看到酒店出于善意贴出的告示后 想到的却是状告酒店以获得更多赔偿,其性格非常市侩狡黠;而王有福在被玻璃误伤后因害怕赔偿而逃走,却又被良心折磨,不但不相信“我”所说的酒店愿意赔偿 的事儿,而且比较终还是主动拿出钱来赔偿玻璃,其性格非常淳朴、憨厚、胆小、诚实。由此,“我”的性格与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更好地 突出了王有福的个性品质。
(3)首先,由文中第2段的“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可以看出,虽然“我”是王有福的晚辈,但王有福见到“我”依然点头哈腰,这说明王有福性情谦卑,甚至近乎窝囊。其次,由文中第13段的“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第17段的“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第25段的“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等内容可以看出,王有福撞碎玻璃后因为害怕赔偿而马上溜走,既不愿意承认自己撞碎了玻璃,也不相信酒店会赔偿他,这一方面说明他胆小怕事,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有些狡黠。再次,由第27段的“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第29段的“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等内容可以看出,王有福冥顽固执,不肯相信酒店愿意主动赔偿他;但是他仍不失本分善良,虽然当初撞碎玻璃时逃走了,但现在还是希望能够尽其所能来赔偿,也不想向酒店敲诈索赔,这都体现出他淳朴、诚实的一面。
答案:
(1)CE
(2)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3)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点评】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2)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显或丰富主旨的作用。(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使小说更具真实感,结构更加严谨;(4)引出主要人物;(5)对情节起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陡转;(6)构成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7)增加文章生动性、丰富性。
三、文言文阅读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张纶宇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 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 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趺①,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②,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富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
?????? 居淮南六年,累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注]①?(dá):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②捍海堰:唐准南节度判官李承主持所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所部卒纵酒掠居民 | 部:统率 |
B.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 | 会:会同 |
C.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 | 负:拖欠 |
D.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 直:通“值”,价钱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官助其器用 |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B.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C.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 |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
D.旁锢巨石为十哒,以泄横流 |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C
A.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B.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C.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D.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张纶富有才略。在任右班殿直时,四川王均作乱,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平定了叛乱。
B.张纶治边有方。在任辰州知州时,溪峒彭氏蛮族入侵,张纶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并派遺官员与之会盟,在边境上刻石为证
C.张纶施政利民,深受百姓爱戴。他曾多次上表请修“捍海堰”,代理泰州知州后,终于修成,使当地百姓受益,百姓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
D.张纶为人宽厚,富有同情心。在江、淮时,路上见运漕粮的士兵冻饿死的很多,他愤叹“有司之过”,并拿出俸禄买来棉衣,发给那些无法生存的人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分析】(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B.“会”解释为“会同”有误,应解释为“恰逢”。句子翻译为:正赶上辰州溪峒彭氏蛮族入侵。
(2)A.第一个“其”,代词,代盐户们;第二个“其”,语气副词,大概,恐怕;
B.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仅仅,只;
C.第一个“之”,音节助词,无意义;第二个“之”,代词,代种树的心得;
D.两句里“以”都是表目的连词,来。
(3)根据句意断句。“于蜀”做“从雷有终讨王均”的后置状语,要连在一起,排除BD;“此穷寇”是判断句,后面需要断句,排除A,选C项。这段话翻译为:跟从雷有终在蜀地讨伐王均,有数百降寇据险叛乱,雷有终派张纶攻打他们,张纶派人飞马回报说:“这是些走投无路的贼寇,逼之过急就会生出祸患,不如用人心向背(的大义)晓谕他们(使其归顺)。”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贼寇果然丢弃兵器前来归降。
(4)B.“在任辰州知州时,溪峒彭氏蛮族入侵,张纶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并派遺官员与之会盟,在边境上刻石为证”分析有误,据原文“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可知,是在任渭州知州时。
(5)①“十九”,十分之九;“十一”,十分之一;“亡”,失去;“岂”,难道。句子翻译为:海浪的祸患占十分之九,而积涝的祸患占十分之一,得到的多而失去的少,难道不可以修复吗?
②句子翻译为:“苟”,假如;“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应是“大之天下”;“故事”,旧事、前例;“是”,指示代词,这。句子翻译为: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跟随六国破败灭亡的旧事,这又是在六国之下了。
答案:
(1)B
(2)D
(3)C
(4)B
(5)①海浪的祸患占十分之九,而积涝的祸患占十分之一,得到的多而失去的少,难道不可以修复吗?
②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跟随六国破败灭亡的旧事,这又是在六国之下了。
参考译文:
????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年轻时风流倜傥,任性使气。考进士不中,补任为三班奉职,后升任右班殿直。跟从雷有终在蜀地讨伐王均,有数百降寇据险叛乱,雷有终派张纶攻打他们,张纶派人飞马回报说:“这是些走投无路的贼寇,逼之过急就会生出祸患,不如用人心向背(的大义)晓谕他们(使其归顺)。”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贼寇果然丢弃兵器前来归降。张纶因功升任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手下有士兵酗酒抢劫百姓,张纶杀了为首作恶的几个士兵,众人才安定下来。
??? 张纶奉命出使灵夏回来,正赶上辰州溪峒彭氏蛮族入侵,皇帝让他做辰州知州。张纶到任后,修建了蓬山驿道,贼寇不能通过,于是就逃走了。调任渭州知州,奉命出使契丹,安抚使曹玮上表挽留他,未获批准。蛮族又来入侵,张纶被任命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把祸福利害晓谕蛮族首领,赎回了被掠走的百姓,派遣官员与之结盟,并在边境上刻石为证。
??? 过了一段时间,张纶又被任命为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当时盐税亏损严重,于是奏请免除通、泰、楚三州盐户长期拖欠的赋税,官府帮助提供器械工具,以的价格收购交上来的盐,因此每年增加盐税几十万石。又在杭、秀、海三州设置盐场,每年收入赋税又一百五十万石。过了两年,增加供米八十万石。疏通五渠,引太湖水入海,免除赋税租米六十万石。开凿了长芦西河来避免沉舟的祸患,又在高邮北修筑漕河堤二百里,旁边用巨石筑成可以蓄水的石跶十座,来泄洪水。泰州有座捍海堰,绵延一百五十里,长期废弃无人治理,每年担心海浪冲毁百姓田地。张纶刚提议修复堤坝,议论的人就非难他,认为海浪的祸患停止,水涝的祸患就会兴起。张纶说:“海浪的祸患占十分之九,而积涝的祸患占十分之一,得到的多而失去的少,难道不可以修复吗?”上表再三奏请,希望亲自负责这项工程。皇帝命令他兼任泰州知州,比较终修好堤坝,又免除百姓二千六百户拖欠的赋税,泰州的老百姓因之受益,为他建造了生祠。
???? 在淮南做官六年,多次升官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后,张纶被任命为吊慰副使。又升任乾州刺史,后调任颍州知州,死在任上。张纶富有才略,所到之处兴利除害。张纶为人宽厚,乐善好施,在江、淮时,在路上看见运漕粮的士兵冻饿死的很多,叹道:“这是主管官员的过错,没有体现出圣上的仁慈啊。”于是张纶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了一千多件棉衣,发给那些无法生存的人穿。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诗歌阅读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范边高冢卧麒膦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朝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入手,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子中的“且看“是只管的意思,“莫厌”是不推辞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尽情行乐的意愿。
D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使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2)本诗尾联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分析“行乐”在诗中具体所指,诗人“行乐”的原因,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和词语作答即可。
【解答】(1)C.“且看”是故且、暂且的意思,诗人没有“只管看”的率性无忌,看花和饮酒的举动在这里表现的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法挽留的悲哀,不是尽情行乐。
(2)①首联写春天百花开放却又匆匆,风飘万点,乱红凋零,大自然有盛有衰,人徒有伤感;第三联写昔日热闹的小堂、肃穆的苑冢,因安史之乱百姓流离无人打扫而破败,国事、人事身不由己,安定、动乱无法预测,暗含了“物理”的含义。②尾联字面是说诗人想到万事无常暂且行乐,索性抛开世俗功名的束缚,不让功名限制了自己,结合本诗写作的背景,表面上的无奈实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自我排解。
答案:
(1)C
(2)①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的盛衰枯荣,也有国家盛衰人事兴亡的无常。
②表现了诗人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哀。
译文:
??????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赏析:
????? 诗的开篇便是一幅惨淡光景,美好春光的逝去让人恋恋不舍。因一片花飞,而联想到春残的光景,这和人们常说的一叶知秋有些相似。白居易有“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一页微,摇落从此始。”(《一叶落》),还有“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初见白发》)当一片叶子掉落时,就警觉秋日近;当第一根白发生出时,便感叹岁月已晚;当一片落花飘落时,心头一悸,想到姣然春色将要颓败,奈何怎样都没法阻止它的消逝。紧接由一片飞花所预想到的场
?????? 满天飞花出现在眼前。诗句中的“一片”和“万点”形成错对,由“一”到“万”,这之间的跨度,在瞬间转换,就像时光总在觉察到时就早已掠过,催人老,教人愁。
既然无计留春,只能姑且看着这花落尽,不去理会这酒多伤身。饮酒赏花,本是件惬意的事,可是到诗人这却成,欲尽花、伤身酒,添上一层愁感。花尽,春残是谁都抵挡不了的,人在倒还可以仔细端详这春色花容,将它刻在心底。然而看花飞所带来的愁绪,只能靠酒来排解,今日花在,明日未必能再见。花会谢,人也会去。今日能赏花品酒,明日就不知是否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了,那点伤身之酒何必介怀。一个“且”字道出无可奈何之感,一个“莫”字点出自我排解的意味。在这两联诗中,诗人并未点明已到曲江,更多的是对逝去青春年华的叹息。地点的模糊,打破地域给人的隔层感,反而使诗意更广。仿佛诗人写的是读者眼前看到的春景,如此一来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 下一联诗人笔尖一转,由春景转到人事。安史之乱后的曲江满目疮痍,江边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竟有翡翠鸟在那筑巢安家,寂寞无主;汉武帝时建的宜春苑边,原来王侯公卿的坟冢前面,镇守多年的石麒麟也经不住岁月,横卧在地。“巢”、“卧”两字突显破败荒废,荒无人烟的情景。诗人借曲江的衰败,暗喻了唐王朝的衰落。然而国家的衰落,自己又能做什么呢?身为拾遗谏言却不被采纳,反遭疏远,此情此景,诗人心中应该是无奈至极。
????? 这些情景让诗人对人生有了一番思索,细细推敲来,便有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的心声。这“细推”,在回溯到上文中,由一片花飞,到“万点”欲尽,再到堂巢翡翠冢卧麒麟世事云烟散尽,世上所有都是如此,终归虚无。过去的遥不可及,未来不可捉摸,能把握的只有现在,浮名不过都是身外之物,得到它还得付肩负之力,得不到又郁郁不得志,何必让它牵着走,不如乐。可是诗人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之人,岂会看破真理后只求行乐。这其中是想放下却放不下的无可奈何和惆怅。诗人这比较后一联,“细推”下来,其实就是他的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 这让我想到王国维的《浣溪沙》中“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觎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想追求更高的境界,可是抛不开对自己所处红尘的种种深厚情感。想超脱,然而斩不断三千烦恼丝,受这样一种矛盾的痛苦煎熬。路摆在那,没人拦着,走就是了,但是当扪心自问是否愿意抛弃一切走下去的时候,犹豫和动摇让我们踌躇不前,既然放不下,那也只剩无可奈何。
【点评】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比较生动传神的、比较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比较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五、默写
5.(6分)情景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出梦境中天色由明亮骤然转黑的句子是: 千岩万转路不定 , 迷花倚石忽已暝 。
(2)杜甫《旅夜书怀》中运用比喻写出诗人漂泊无依、孤寂悲凉的句子是: 飘飘何所似 , 天地一沙鸥 。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 , 隔离天日 。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平时的积累以及题干中的提示语进行解答。
【解答】故答案为: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字:暝)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字:鸥)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字:覆)
【点评】理解性默写古诗文是2014年新课标卷语文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是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记忆,默写古诗文。
与以前的直接默写相比,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更大。
六、语言运用
6.(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②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③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④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⑤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活动也比比皆是。
⑥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分析】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
【解答】①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使用正确。
②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句中对象是“我军”,使用对象不当。
③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一般只手段,不可形容“舞者形体”,对象不当。
④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使用正确。
⑤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使用正确。
⑥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句中指不与他人共享,但没有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的意思,不合语境。
故选:D。
【点评】成语辨析题的设错角度:
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
三、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四、语义重复。成语的意义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五、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六、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
七、不合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
八、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
7.(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和城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中的闲置资金支持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从使用的人数来看,汉语和英语都是世界上人口使用比较多的语言:从文化角度来看,汉语与英语的互译,又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三国演义》富于创造性的章回结构既能使各回独立成篇,又能联合若干回构成一个情节单元,并勾连全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D.开会时,他正襟危坐地坐在主席台上,表情严肃;中午吃饭时,他则与职工们坐在一起,又说又笑,态度很和气,显得非常平易近人。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解答】A.搭配不当,“完善”和“效率”不搭配,在“和”后加上“”;
B.语序不当,“人口使用”语序不合理,应改为“使用人口”;
C.正确;
D.成分赘余,“正襟危坐”就是“端正地坐着”,与句中的“坐”语意重复,去掉“地坐”;
故选:C。
【点评】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七大类别:
1、关联词搭配不当
2、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4、主谓搭配不当
5、主宾搭配不当
6、动补搭配不当
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李克强总理在利马主持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企业代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慰问中资企业一线员工,同他们互动交流。?????????????
B.《中国足球发展总体方案》这一50条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力度之大、提法之新、“干货“之多,令体育界振奋鼓舞。?????????????
C.清华大学日前成立统计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力争在理论统计、应用统计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D.文化消费的增长,不仅能够带来文化产品生产的,更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和效益的。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解答】A.结构混乱,句子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在“企业代表”的前面加上“听取”;
B.成分残缺,“这一”后缺少谓语动词,加上“包含”;
C.正确;
D.语序不当,“乃至”前后内容成递减关系了,应改为“整个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
故选:C。
【点评】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例如: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例如: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例如: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9.(3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陶庵梦忆序》中“鹿鸣宴”指唐代会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明清时,于会试放榜次日,宴请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举人,称鹿鸣宴。?????????????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仕”则指官员退休。?????????????
D.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崩”指帝王之死。
【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代文学常识与课本关系密切,考查的多是常出现在课文中的作者,因此重在平时积累。
【解答】B.“会试”错,是乡试。
故选:B。
【点评】解答文学常识题的技巧:
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0.(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伯仲叔季是中国古代兄弟长幼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比较小的。“伯仲”可引中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或比喻不相上下。有“难分伯仲”之说。?????????????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伶官传记》)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长江在安微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又称江右。?????????????
D.“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比较低的士这一级。
【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代文学常识与课本关系密切,考查的多是常出现在课文中的作者,因此重在平时积累。
【解答】C.“江右”错,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故选:C。
【点评】解答文学常识题的技巧:
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1.(3分)下列各句,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
【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答】解析:A项“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自己请教别人,不能用“不耻下问”。
B项“匹夫”所用的对象不当,“匹夫”指一般平民,而“董事长”、“总经理”不在一般百姓之列。
C项护士的用语不看对象和场合,“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带有威胁恐吓的语气。
故选:D。
【点评】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具体要求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12.(3分)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拙作《老子补正》箭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B.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
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图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泰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解答】A.得体;
B.“莅临指导”指上级对下级。此处用于兄弟学校,不当;
C.“令”,敬词,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
D.“忝列”是谦词,意为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合“您”这一对象。
故选:A。
【点评】表达得体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13.(6分)下面是某市共享单车使用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 在手机上打开共享单车APP查看单车位置,附近有单车可直接扫描二维码或输入验证码开锁用车;如果附近没有车辆可点击查看附件车辆,需要预约则该单车可预留15分钟,不需要预约则直接导航前往,找到该车后扫码开锁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
【解答】叙述流程首先要明确顺序,明确起点,要根据箭头的指向叙述,注意字数的要求。这里首先是需要打开共享单车的APP,在APP上查看单车位置,分为两种情况:当附近有单车时就扫码开锁,开锁的方法需要扫描车辆二维码,输入验证码,即可开锁用车;当没有单车时,可以查找附近单车,可以预约车辆,车辆可预留15分钟,也可以不需要预约车辆,导航前往,找到车辆后用同样的方式扫码开锁。
答案:
开共享单车APP查看单车位置,附近有单车可直接扫描二维码或输入验证码开锁用车;如果附近没有车辆可点击查看附件车辆,需要预约则该单车可预留15分钟,不需要预约则直接导航前往,找到该车后扫码开锁。
【点评】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选材生活化突出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的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
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
七、作文
14.(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 春节前夕,一个名为《啥是佩奇》的微视频占据网络平台。该短片讲述一位身居山村的爷爷打电话问孙子想要什么春节礼物,因信号不好只听到“佩奇”二字,于是爷爷开始寻找孙子口中的“佩奇”,查字典、满村询问、刷猪、电焊。…引发了一系列好笑又温情的故事,比较终从在城里做保姆的邻居那里弄懂佩奇是什么,并用乡下的鼓风机亲自为孙子做了一只粉红色的佩奇。短片引起社会广泛议论,有人认为,我们要感恩那些我们需要什么就能给我们什么的人;有人认为短片反映的是城乡差别;也有人认为短片反映了变革时代的代际差别。
?????? 对此,你有哪些思考和联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立意。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比较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合适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比较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这一则材料虽为一则网络视频,但却是中国现实社会真实的反映,短片《啥事佩琪》反映出的是中国社会上充满温情的事情,揭示出的是一种美好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爱的人的一种无私的给予与奉献,凸显出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短片中的爷爷没有听清楚孙子想要什么内容,于是千方百计的去寻找。材料中后半部分是立意的关键点,有人认为,要对那些给予我们需要人们的一种感恩,突出对他们的一种感谢。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城乡差别的体现。有人则认为这是反映了变化中的一种突出差异性。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立意。
参考立意:
1、感恩身边的人。
2、文化差异导致情感不同。
3、城乡的巨大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差异性。
【解答】
感恩生活
??????? 感恩是一束阳光,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抱怨;感恩是一把吉他,热情弹奏生活的乐章;感恩是一瓶润滑油,让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感恩是一座桥梁,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恩,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敦敦教诲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 有一句话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一位帮助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不管他是举手之劳还是千辛万苦,我们都要诚心诚意地感谢对方,因为他们在我们比较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们,这份恩情,值得我们一生去铭记,一生去感谢。
?????? 说到感恩,不得不提到“孝”这个字。“孝”也属于感恩的一种,他所感恩的养育我们的父母。何为孝?孝就是心心奉要,孝顺父母和尊敬长辈。“孝”字,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儿子”也就是晚辈,背着一位“老人”,也就是长辈,从那字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那晚辈对长辈浓浓的孝敬之情。
“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在一百种善良之中,孝顺排在第一。由此可见,古人对待孝文化是非常重视的,“母慈子孝”、“卧冰求鲤”、“百里负米”以及“扇枕温衾”等等。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怎不动人心弦。还有像“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鸦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的千古名句,倾诉着父母之恩,子孙之育。
??????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并以身作则地示范给我看:在吃饭的时候,第一口饭菜总由长辈先吃,有好吃的东西,也要夹给长辈吃。当时我还很小,不懂得为什么父母要这么做,后来我渐渐明白了,长辈的年纪已经大了,有什么好东西当然要先给长辈,让他们能有个安静祥和的晚年。从此之后,我也像父母那样,给爷爷奶奶夹菜,他们都觉得我长大了。除此之外,我还趁做完作业之后,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他们捶捶背,分担他们的压力……
?????? 感恩,这个简单无比的词语,却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我希望它也能成为每个人的家风家训,让感恩住进我们的心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让我们心存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创建美好的温馨大家园。
【点评】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本题关键句“对于以上事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题就可以先明确观点,接着阐述原因的角度行文。
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 ·上一篇:2019年湖北高考语文是不是卷
- ·下一篇: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常用简短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