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职网首页

推荐线上、线下1对1小班课辅导

       点击发布信息
400 658 0702

服务时间:7:00-23:00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问答 > 小学 >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章来源: 未知 作者: Kangwon 发布时间:2024-11-22 13:33 阅读:

《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注释

:抬。

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ān)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念。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寄居旅舍,望见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赏析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诗中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结构分析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诗人夜晚看到的景象。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这里的“疑”字点出了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表现出诗人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间的恍惚状态。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诗人的行动描写。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先是“举头”仰望明月,然后又“低头”沉思。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立意分析 《静夜思》的主题是思乡。诗人在异乡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故乡。这种情感是普遍的,也是深刻的。诗中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意象,而是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更容易引起共鸣。

典故分析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举头望明月”这一动作,可以联想到晋代《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人通过月亮传递思念之情的传统,李白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意象,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文化底蕴。

佳句点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月光的美丽,还通过“疑是地上霜”的比喻,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使得整首诗情感饱满,意蕴深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讯
免费预约试听

免费预约成功后,将获得免费试听课程

联系电话
短信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