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职网首页

客服:1570390600

       点击发布信息
400 658 0702

服务时间:7:00-23:00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素材 > 话题作文 > 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题目 >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

文章来源: 学好网 作者: 永彬 发布时间:2020-11-05 18:03 阅读: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下面学好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窗外的同一枝花,在不同人的口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开心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所谓“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客观上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却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次作文是“材料+任务”型作文题。人给考生的任务是:“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这个要求中,有两个方面必须先弄明白。

第一,“汉语的这一特点”是指哪一特点?从前面的要求文字看,就是指“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汉语的魅力”,而这个“魅力”具体来说,可以拆分成三点:

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写同一个客观的存在;

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

我们可以用汉语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做材料建造一座桥梁,连接起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从给出的材料看,主观感受(或者客观存在)既可以形象委婉表达,也可以直接客观表达。这些都是汉语的魅力或者特点。

第二,这次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对汉语魅力的阐释、说明上,而是要谈谈对这个“魅力”的“认识、体会或思考”,其中的“或”字,表明考生可以在认识、体会或思考三者中选择其中之一或二者来写,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可以三者都写。

那么,对“汉语的魅力”,大家应该有哪些认识、体会或思考呢?

首先,从给出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汉语是灵活的、多变的、丰富的,表达是形象生动的,这是表象。透过这一表象,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是智慧的、细腻的、圆融的、善于变化的,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又灵活变通的等本质。

其次,由这些表象、本质,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汉语有如此魅力,我们应该如何守护、继承?我们怎样靠它去张扬民族的个性,建立起文化自信?我们如何正视汉语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将汉语改造、发展得更好?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积极作用的层面去思考:如何利用汉语的魅力联结世界,融通天下?如何利用汉语去除浮躁与喧嚣,展示国人的风采?

行文中,大家可以联系初、高中学过的课文,利用那些经典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写出自己对“汉语的魅力”的独特认识、体会或思考。比如,人教版高二必修课本中有一个文学鉴赏单元,里面有三篇文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全是鲜活的例子。

又比如,64篇背诵篇目中,不少诗文都可以作为例子来印证“汉语的魅力”,比如李商隐、李清照等人的诗词。可以这样说,“魅力汉语”如长江大河,浩浩汤汤,又似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任意取用都美不胜收。

【佳作赏析】: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

憔悴的人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轻薄桃花逐水流”;志士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游子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一事物,多样表达。汉语体物传情时所表现出来的多元与精深,实在像是二八少女,活力四射,姿态万千,魅力无限。

我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精微。“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恍如亲临碣石,共观沧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仿佛置身东篱,尽享闲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江南烟雨,满是惬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溪桥茅舍,全是静谧……汉语,积淀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它总能以其细柔或者刚毅在一瞬之间人心,通透灵魂。贾岛在“推敲”中感悟汉语的精微,王安石在“绿”与“到”之间选择灵动与活力。诗人们炼字,尽显汉语芳华,读者读诗,肺腑浸润,心骛八极。

我还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多元。《毛诗序》里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多少情绪体验,就可以有多少种汉语表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惨淡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深情的离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豪迈的离别……字字珠玑间,透露出的是离别的款款深情。人间百态,风情万种,汉语都能细别之、实录之、畅达之、尽美之。

然而,我也注意到,时代的陀螺飞旋,在网络文化的中,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下,汉语又似乎走到了她历史的三峡地带,虽表面平静而实则暗流涌动,虽奔流不息却也泥沙俱下。古诗词中的意境正淡出华夏儿女的视野,汉字的神韵也正从炎黄子孙的指尖流逝。简短的字符扭曲了象形的汉字,突兀的字母取代了深情的语词,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支离破碎的生造词,所有的任性都是对汉语的伤害,所有的妄为都是对汉语的洗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异族文化和科技的围攻之下,汉语也正经历着历史的阵痛。

叶嘉莹先生说:“我的快乐在于把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分享给青年朋友。”在母语的屋檐下,我们能否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是否更需汉语的装备?中华民族的千年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要远行,就得主动扛起汉语这面大旗。联合国那一大摞文件里,比较薄的那本一定是汉语文本!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你在行走于世界各样文化之间时,努力撑起你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脸面吗?

【点评】

文章开篇通过排比、引用,指出汉语具有无限的魅力;接下来,用“我认为”“我还认为”“我也注意到”等显眼的语言标志来结构全篇,条理明晰、层次清楚。行文中,作者既谈了自己对汉语精深与博大的认识,也讲到了自己对汉语发展过程中遇到“围攻”的忧虑与思考,体会认识深刻。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熟练驾驭语言文字,引经据典,文白参差,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其本身就是一篇魅力十足的美文,显示出作者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深厚功力。

点击查看更多高考作文题目资讯
免费预约试听

免费预约成功后,将获得免费试听课程

联系电话
短信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