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职网首页

客服:1570390600

       点击发布信息
4006580702

服务时间:7:00-23:00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资料 > 高中资料 > 高二资料 > 高二语文资料 >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章来源: 学好网 作者: 小梦 发布时间:2020-10-12 17:01 阅读:

翻译节选:六国的灭亡,不是(由于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太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身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所有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原文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实际上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实际上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由于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太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身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所有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获得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获得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比较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比较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因此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便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但是)比较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由于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别的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可以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便是用兵抗秦的。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究竟。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别的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能够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假如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能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假如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由于”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方法)而夺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区。

10.实际上: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比较想要的(东西),大,比较。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为”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颠覆: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比较后。

26.继:跟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另外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由于。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别的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如果。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假如。

46.易量: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能够:能够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假如。以,凭着。

57.下:降低身份。

58.从:跟随。

59.故事:旧事,先例。

学习,对我来说是酸甜的。今天我要好好休息,明天好好奋斗。因为刚考完,我当然很期待成绩啦!这个里的试卷挺难做的,第一次做这种试卷有点适应不来,所以很怕考砸了。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到你些,若还有更多疑问,可以点击右下角咨询哦!

  •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精选5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精选5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精选5篇,如果能

    新闻资讯/2023-05-25
  •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注释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注释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比较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 《伯牙鼓琴》原文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注释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接下来分享陶侃尝出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陶侃尝出游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长沮桀溺耦而耕原文及翻译注释

    长沮桀溺耦而耕原文及翻译注释

    长沮桀溺耦而耕出自《论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沮桀溺耦而耕原文及翻译注释,供参考。 长沮桀溺耦而耕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接下来分享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注释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注释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接下来分享具体的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译注释,供参考。 商鞅立木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

    初三语文资料/2020-12-16
点击查看更多高二语文资料资讯
免费预约试听

免费预约成功后,将获得免费试听课程

联系电话
短信验证码